迅然・療癒到覺醒

View Original

靈性經驗是什麼?

如果你有深度冥想的經驗,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,起初停留在單純地覺察意識中並不容易,要麼清醒,思緒紛飛,要麼打盹,睡著了。

但在持續練習後,感知覺受愈加敏銳,也更容易停留在那獨特的意識狀態中。

這時,如果讓自己的思緒靜下來,身體全然放鬆,單純的覺察,持續停留在意識改變狀態中,就有機會,窺見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,身體氣脈變化、無我、虛無幻象、一體性、自我的消失了、意識無邊無際……

這些奇妙的現象統稱為靈性經驗(spiritual experience)或神秘經驗(mystical experience)

個人而言,經歷了幾次靈性經驗,細節寫在書中,這裡也就簡單描繪一下,不贅述。

一次經歷了身體逐漸冷卻的過程,一開始呼吸感覺怪異,呼吸不順暢,不久後從四肢末梢開始發涼,漸漸冷卻到了軀幹、腹部、心臟、胸腔等,涼感繼續蔓延,好似一個人死亡時身軀的冷卻過程。

當我以為經驗快要結束時,部分身體開始出現炙熱感,如燃燒中的炭火,燃燒過後的部分感到冷卻,化為灰燼,接著化空。

當整具身體都被燃燒殆盡時,整具身體化空,除非刻意動一下,否則也就跳脫了、沒有了知覺感受,身體和事物的邊界感逐漸模糊。雖然知道身體存在,但感知上卻是空無一物,感覺沒有了身體,只剩下覺察的意識。

當身體的邊界感消失時,不再感覺自己只是一具身體,意識不再侷限於這具身體,「我」的意識沒有邊界,擴散各處,融入周遭一切事物。

我當時躺在房間裡,這間房間是我,這張床是我,意念所及之處皆是我。感覺桌子、椅子都在「我」的意識內,都是「我」的一部分,「我」充滿這間房間,乃至與宇宙。

我是一切,遍佈宇宙,無邊無際的意識;我無限大,也無限小;我是有,也是無;我不具象,只是單純的存在。

當然,這不代表我能用意念移動身體以外的事物,但意識沒有了邊界感,遍佈一切,與周遭事物融為一體,產生了「一體性」的感覺。

靈性經驗不容易達到,且有偶然性,每次的經驗感受都有所不同,但往往是深刻且變革性(transformative)的體悟。

靈性經驗究竟是如何產生的?大腦的運作細節仍是個謎,也許改變了腦部的活動模式,激活或抑制特定的腦區活動。

好比我們對於物體邊界,空間概念的認知,是大腦所構建出來的概念。位於左半球,後頂葉皮層(posterior parietal gyrus)的腦區掌管著運動和識別物理空間的能力。

當這個腦區活動被抑制時,就會失去對於空間邊界和方位的概念,無法判斷蘋果和手的距離。

有研究指出「如果對於顳葉和頂葉皮層進行電流刺激,有時會誘發靈魂出體的經驗(out-of-body experience, OBE)。產生暫時分離的感受,當事人所感覺的自我的位置和身體的位置是分離的。」

因此可以發現,靈性經驗其實是一種大腦運作變化所產生的經驗,一種暫時性的體驗。這意味著什麼?

靈性經驗雖然無與倫比、無比鮮明,但累積再多的經驗,再豐富的經驗,依舊是形而上的經驗,一種經歷,一種知識概念。

就像 U.G. 克里希那穆提在《The Natural State》書中提到的:「我練習瑜伽,練習冥想,研究一切。我體驗過所有書上提到每一種經驗——三摩地、超級三摩地、涅槃三摩地,一切一切。但我想,思想可以創造任何你想要的一切體驗——極樂、幸福、狂喜、消融於虛無——所有的體驗。所以,這不可能是真的,無論是體驗到什麼經驗,因為我還是那個人,機械式地做著同樣的事。冥想對我來說沒有價值,並沒有把我帶到任何地方。」

片刻的覺受,而不是恆久的現實,猶如剛吃完巧克力,餘味猶存,但經驗隨著時間淡去,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,一個遙遠的印記。離開了意識改變狀態,仍是自我作業系統 OS 1.0,停留在一樣的思維運作,一樣的習性模式。

同樣的,傑德・麥肯納(Jed McKenna)在書中《靈性的自我開戰》,這麼闡述靈性經驗,「我的前債券經紀人有超過三十次直接與神之心智結合的經驗,但如今他只是個一般人⋯⋯所以依我看來,假如這個狀態無法恆久持續下去,那它應該什麼狗屁都不是,只能算是(幻相世界)遊樂場裡的一項設施罷了。」

除非拆解自我,動搖自我框架,否則一切經驗只是流於形而上的抽象概念,對於解決現實問題無濟於事。

不痛不癢的知識飽足感,就像看了很多娛樂新聞,但又好像什麼也沒看。

靈性經驗是兩面刃,讓人暫時脫離了大腦的制約,暫時驅散了蒙蔽自我的烏雲,卻也讓許多人誤以為到達了,完成了,尚未抵達終點前就止步了。

靈性經驗打破曾以為的自我與現實,讓一個人的世界天翻地覆,但奧妙的洞見也可能讓人驕傲自滿,停滯不前,甚至退化。

因此謹記一件事,不要留戀,不要耽擱,不要駐足,不要被騙了,只是繼續向前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