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情緒勒索》

都是為你好!

「我都是為你好,你就不能⋯⋯?」

「如果你不照著我做,你就自己看著辦!」

「我都為你付出這麼多,養你這麼大,你就不能⋯⋯?」

「如果你真的愛我,難道這一些⋯⋯都做不到嗎?如果你不能達到⋯⋯,我們就分手、就離婚。」

「你看看你姊姊、鄰居安娜、同學小明都比你厲害,你為什麼不能跟他們一樣,唉!生你真的沒用。」

「過節是個傳統,如果你不回家,我會覺得孤單。」平常我總抽空回家,過節時如果我有事無法回去,他們總會暗示我,說他們覺得被忽視了,心裡很受傷或是沮喪。

「不論我付出多少,他們總是索求更多?好像也沒有真的表態過感謝,我做的都理所當然。」

「他們通常認為我一定會讓步,常常漠視或看輕我的感覺及欲求」

對我做了許多承諾,卻常食言而肥。「如果你做得好,我們年終的獎金不會辜負你的,也有機會升遷!」但時間到了,我也達到目標時,卻又好像沒那回事了。(這段像不遵守承諾)

「當我不讓步時,他們就會說我自私、固執、沒有同理心的人。」

「當我說我要讓步,不管我說什麼他們都會答應;若我堅持我想做的,他們就開始指責我的不是,說我固執,有理講不清⋯⋯。」

他們總是用金錢,逼迫我讓步的利器,「如果你做到⋯⋯,我就買給你」「如果你沒考上那所⋯⋯,學費你就自己想辦法」

「我又失敗了,讓他們失望了,為什麼我總是達不到父母和上司的要求,當不斷地被他們指責時,我會一直懊惱自己的能力不好。」

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可以被他人牽著走?他們可以在情感上輕易的制約我,讓我覺得覺得挫折、動彈不得,放棄自己的想法去配合別人,卻對於這種情況束手無策。你有沒有出現以上的徵兆?自己是否已成了情緒勒索犯的對象。哪些親近的人在感情、工作或家庭裡,總是不斷的讓你自己覺得是「若是我不配合就是我的錯」而產生內疚或威脅,最終「不想做,但還是勉強做了。」

如果是,你已經被悄悄地被他人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了。

挖個坑,等你跳

情緒勒索是一個常見的問題,我們在這一篇文章中部分引用了《情緒勒索》一書,作者蘇珊 · 佛沃(Emotional Blackmail by Susan Forward),所歸納出的一些精闢的觀察,特別是情緒勒索形成的六項特徵和四個形態,以及「迷霧」(FOG)一詞:恐懼、責任感及罪惡感

「為什麼我總是無法有自己的立場,能說出自己的想法,而需被他人強迫?」在這看似毫無勝算的情境中,我們所面對的是非常有侵略性的主控者,在這種親密關係當中,他們得到想要的掌控權,來達到目的,常讓我們覺得倍受威脅,如果沒有達成他們的目的,我們又變成他們的代罪羔羊,他們會讓我們背負著罪惡感和自責,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。

這些人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,挖個坑,讓我們跳進去。有些表現出來的就是甜美可人或是令人憐惜的樣子,一點威脅性也沒有,但他們只想達到目的,而對於自身的這些行為毫無自覺。通常這些人會用情感去綁架主事者,達成自己的目的。

情緒勒索,似乎可以讓我們失去了成人的自主能力,我們在生活中和其他的地方可能非常成功,但只要你面對這些人,就會感覺困惑無力,就像孫悟空困在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,遇到相同的困境。情緒勒索帶來的威脅是無聲的,但殺傷力和影響力巨大,因為它往往遮蔽了真相,讓我們從容就範。

在親近的關係中,我們把焦點放在另一半的需求上,而犧牲了自我,並且以為這樣的退讓,是為了雙方著想,而處在消極但看似安全的環境中,我們想辦法去避免衝突和對立,來維護一段健全的關係,為了可以繼續依存,不是嗎?這容易發生在親密關係,夫妻、親子和父母孩子之間,因為沒有人想把關係搞砸,弄的家裡烏煙瘴氣的,但!這種互相依存,有時會變成互扣,互相束縛,也許雙方都綁架對方。

造成雙方摩擦,一方想掌控另一方的情況常被標示為溝通不良,我們會說:「我靠感覺,而他靠理智行動。」或是「她只是想法和我不同罷了。」但事實上摩擦的根源並不只是溝通方式的差異,而是一方想要凡事都要以自己的方式,卻因此犧牲掉另一方的利益。這可不是一個單純的溝通不良而已,而是雙方力量的彼此較勁。

所有勒索的基本核心,有效的方式就是威脅恐嚇,周遭親朋好友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,威脅恐嚇會以許多不同的面貌出現,像是「如果你不照我的方式做,你肯定會不好過。」一名刑事勒索犯可能會威脅要揭發被害人的過去,肢體傷害他,或毀了他的名聲;但情緒勒索,因為親近的關係,更能深切擊中我們內心的要害。情緒勒索者他瞭解,我們非常珍惜和他們之間的關係,知道我們的心理弱點,更知道我們心底深處的一些秘密。不論他們多關心我們,一旦無法達成某些目的,他們就會用這層親密關係迫使我們讓步。

為什麼這麼多聰明的人陷在情緒勒索之中?主要的是我們無法看清情緒勒索的手法,也看不見自己混亂的情緒和想法。這些仿佛籠罩在一層濃霧當中,如果知道,我們一定不會落入圈套,但!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察覺到加注在我們身上的這些手段。在這裡用「迷霧」來表示恐懼、責任感及罪惡感 (FOG: Fear, Obligation, and Guilt) 來表達情緒勒索的混沌不清。這些要素是勒索者的工具,迷霧進入關係,蒙蔽了我們的思緒,無法明朗的看見全貌,也不敢踰越他們的想法,只好乖乖順從,而且無法達到他們目標時,我們還會感到無以名狀的罪惡感。

然而這些使用情緒勒索手段的親友很少是真的存心要勒索我們的,他們也陷在他們的情緒泥沼裡,只是想借此尋求安全感和掌控權,不論外表看起來多有自信,他們的內心其實是非常焦慮的。

情緒勒索形成的六項特徵

一、要求

父母會要求孩子把書讀好或聽話。

二、抵抗

孩子達不到要求,或是天生對於讀書沒有興趣,因此產生壓力,進而開始反抗。

三、施壓

父母一開始會施壓,推動孩子達到他們的標準,然而如果不如預期,就會準備更進一步的威脅利誘。

四、威脅

此時父母可能會利用威脅的方式讓孩子就範:

「我們每天這麼辛苦工作,不就是為了你,你就只是把書讀好,這件事都做不到。」

「我這樣督促你都是為你好,考上好的大學才有好工作。」

「你自己看著辦吧,要學不學隨便你,你自己選擇,但以後不要怪我就好了。」「你不好好讀書是準備以後去撿破爛嗎?」

「你看看書讀成什麼樣子,看看你表哥,看看你同學,我有臉見人嗎?」

也有父母會使用交換式的,而不是讓孩子主動式的去做;如「如果你認真讀書,做家事,我給你集點數,點數可以換禮物換錢,帶你出國玩。」而鼓勵犒賞和交換是不一樣的。當所有的「做爲」都變成「物質」的交換時,這教導會孩子變成一種被動,而不是主動,小小孩用利誘,非常有效,但久了也會失效,利誘是給小小孩的一個過程,並非常態的狀態。

五、順從

有時父母的壓制行為見效,兩方的僵持暫告一段落,但長期而言,雙方已經產生了相當的心理壓力。若底層的問題沒有真正的解除,父母施壓於孩子的只能在表面上,孩子並非內在同意,這種壓力只會讓孩子內心恐懼、有罪惡感等,如果孩子想要躲過父母的嘮叨和責難,唯一的方式就是讓步。為了依存這個家,讓步也就是孩子唯一的選擇。

六、重複

父母不是不愛孩子,但為了希望孩子達到自己的期望,不自覺的衍生為「你必須聽我的,否則我就不愛你了,不滿足你了。」當孩子還小的時候,他沒有獨立能力或自我意識,因此就會被父母脅迫就範。但當孩子更長大時,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想要有自己想法、自由的空間。當這些基本的自由都無法被滿足時,孩子也會產生憤怒的情緒,這親子關係將會不斷的上演衝突的戲碼。

親子關係常見的管教或相處方式常常處於一個壓抑,不公平的交易,有些父母可能會訂一些標準在孩子身上,要他實現。父母也給自己一些名正言順推行的理由

「我以前的生長環境都沒有你好,要是我父母以前給我這種環境,我就會好好讀書。」

「以前我發現自己不努力,但現在後悔了,所以我不希望發生在你身上。」

「 不是我不努力,只是環境沒有給我機會。」

當行為認知沒有改變的情況下,情緒勒索相處模式漸漸的成型:一方施加壓力,然後一方屈服。然而屈服久了,有一天可能會反彈,兩方將會互相勒索,或是有些被壓抑的一方會開始勒索比他弱的群體。

控制

情緒勒索的主要意圖,就是「控制」。控制並不全都是壞事,而是需評估出發點的心態。例如孩子不懂事,需要給一些規範,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;法律的規範,讓社會和平運作。

情緒勒索的基本目的就是要約制其他人,已達到自身的需求。控制的方法五花八門,可能會是直接提出或間接的暗示,例如說我們可能說「哦,看誰比較貼心,能把這廚房打掃一下」,而不是「請你打掃一下好嗎?」,因為多數的我們對於直接要求別人,或表達需求會不好意思。為什麼不開口要求?這有另外一個原因,因為直接要求可能很冒險的,如果被對方拒絕了怎麼辦?如果對方生氣了怎麼辦?如果你要求他,便和他做了一場交易,也許下次可能需要補償。如果不直接提出要求,看來比較不會這麼要求別人,用比較委婉的方式來暗示周遭的人,讓他們能瞭解我們的言外之意,其實相對容易,也因為「不是我要求你,是你自願的」所以比較能自我找台階下。

然而,為什麼我們會被控制呢?

因為勒索者找到了我們情緒的弱點,而我們為了極力避免弱點被槌打的疼痛,我們屈服了。更慘的是,當我們在沒有正視弱點並加以修正的前提下,他們繼續反覆槌打相同的點,每一次都能有效的讓我們求饒停戰。

當面對強大的內在恐懼時,我們會陷入條件式非黑即白的反射式思考,類似於戰鬥或逃跑反應(fight-or-flight),動物面對威脅時會激起生理上神經和腺體的應激反應,為防禦、掙扎或逃跑做準備。我們在被威脅的時候,情緒會讓我們無法做出合理的判斷,因此當下常常會做為了避免衝突的妥協。然而當我們情緒平穩的時候,會感覺到那個妥協不公平,因此又會想要辦法爭取回剛剛失去的位置,嘗試開新的條件取回平衡。但在不容易取回平衡的情況下,我們會找到對方的弱點,再利用情緒勒索的方式去索求對方。

情緒勒索的四個形態

一、「如果你真的愛我……那就……」「施暴者」(Punisher)是最常見的一類,屬於「施暴者」的人通常是清楚且強烈的表達出需求,只要是忤逆他們,被施暴者就得自行承擔一切後果,施暴者也可能遇到但事與願違時,暫不做聲色,不做表態,最後絕對會將讓怒氣直接發洩在被施暴者的身上。

「 如果你真的愛我,那你要呵護我的一生,要照顧我的情緒,要讓我。」

「 我罵你,跟你生氣,是因為還在乎你,不然我就不跟你吵了。」

二、「別離開我,不然我會……」至於第二種的「自虐者」(Self-Punisher),會將所有的威脅內化強調,如果不讓步,他們會表現出悲傷憂鬱,或甚至對自己做出某些極端的舉動,如自殺行為、離婚的拿孩子當要挾。這種情況尤其發生在夫妻單方依賴,有些是父母依賴子女的狀態

「沒有人能理解我的痛苦,只有你能,拜託不要離開我,不然我不知如何繼續活下去……」

三、「你是我唯一能幫我的人……」而「悲情者」(Suffer),則是在強扣罪名和使別人產生罪惡感。他們明確地告訴我,他們的需要,也在他們的引導下,瞭解他們的願望,然而是否可實現,就全靠當事人了。

「 結婚後跟父母之間就不能每天回家一起吃個晚餐嗎?都住這麼近,你看爸媽都老了,也不是說有多少時間可以陪伴。」

父母;我所有病痛都是因為過去為了養你們而辛苦的工作,現在你長大了也不能體會我的辛苦,我有苦無處可去講,你連聽我訴苦都不願意。

四、「我可以讓事情簡化,只要你……」第四類「欲擒故縱者」(Tantalizer)則會給我們一連串的測試,如果我們能讓步,自然給我們一些方便。但他們總是會設置無窮無盡的關卡,讓我們去闖。

「你這次表現得非常好,會提高年終奬金犒賞你…… 但你那些……要做好,也許之後可以提拔你。」

一個巴掌拍不響

有一個事實是,如果沒有我們的「一臂之力」,情緒勒索無法形成。不管底層的問題是願意還是不願意,一定双方有相互依存的關係,才能構成是情緒勒索的重要元素。除了孩子無法不依賴父母的生存之外,一個人要能成功被情緒勒索,必有可被勒索的弱點,勒索者就是在這個罩門上反覆的施壓與打擊。

產生情緒勒索的起因可能是因為妻子沒有經濟自主能力,在經濟和情緒上對於丈夫的仰賴,產生不安全感。孩子沒有自主權而被父母唆使。父母自身的老去,所產生的恐懼和孤獨,寄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。 這些都是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,在弱勢的一方,就容易形成不平衡的關係。產生失衡的狀態有千百萬種,但只要是一種心態的失衡和錯誤觀念的建立,都可能會觸發失衡的骨牌效應。

當然,有時候不是當事人自身有任何問題,而是情緒勒索者本身一些認知的偏差,導致了嚴重的情緒和失衡。譬如妻子比先生的賺錢能力好,然而傳統的社會男性高於女性的價值觀,可能讓男性失去平衡,抵觸了自身的想法,在家中會爭取更高的控制權,強化自己男性的價值和權威,當然這也有可能是相反的索取,就會形成情緒勒索來維持所謂的「公平」。就像父母認為自身盡心盡力的照顧一個家,孩子也必須達到他們的要求一樣。

當自己走上情緒勒索受害者的路徑時,也很容易成為一名情緒勒索者,互相勒索,或將我們遇到的挫折與憤怒加諸在其他弱者身上。錯誤的認知可能一代傳一代,父母可能過度的認為讀書和進入好的學校就是一切,進而逼迫孩子朝他們制定的目標前進,而無法顧及到身為一個孩子或成人的自然發展。當他成人後,用類似 ...用類似的情緒勒索方式繼續對待下一代,或是對峙父母。

情緒勒索的邊界

情緒勒索是一種衝突力量和權力的角逐,當一方提出要求,另一方卻不依從時,該怎麼辦?一方所施的壓力在什麼時候才算超過限度?我們不斷強調表達自我感受和設定不能逾越的限制之間,其實是有模糊地帶的,要謹記,不要把每一次衝突激烈爭辯,尤其是針對雙方權利義務的設限,都當做是情緒勒索。

如果有人對我們的所作所為表達出強烈的言語和行為反應,但卻不帶威脅和壓力,就不算是情緒勒索。

如果對方真的想要公平互惠的方式解決衝突,他們將會有以下行動。

  • 開誠布公的討論你們之間的衝突點。

  • 明白你的感受和考量。

  • 找到你不遵從他們要求的原因。

  • 不推卸造成彼此衝突的責任。

  • 不互相惡意人身攻擊。

一個容易讓我們納悶、百思不解的情緒勒索情況,另一方對我非常的好、慷慨、也非常在乎我,但當我不同意他某部分的要求時,他對我的照顧和朋友關係頓時消失殆盡。 人往往會忘了大家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,也許他認為他替我做了這麼多,我應該要回報他,是的!我會回報,但!不是他想要的我都能幫忙,對方只看到他的要求,而我沒有同意,朋友的關係就結束了,但這就是現實。我們會生氣、也會氣餒,但情緒勒索的索求方式並不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。也許更好的方式是,我們仍然在乎他們,但不必因為自己的責任感或好心,去做一些有可能讓自己失落的事。同情心有界線,責任感必須有界線,義務也有界線,這才不會把我們推向情緒勒索的邊界。

換位思考

過度有責任感、道德感有時候可能是陷害了自己。當一個媽媽或爸爸對於家庭付出,放棄了一切,犧牲了自己,為了讓家庭和孩子有更好的生活。有時候付出的過多的時候沒有取得很好的平衡,就會不小心陷入一種他人虧欠我們的狀態。

奉獻的當下也許心甘情願,不求回報。然而當孩子的狀態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時,當先生或妻子缺少了對家的關注,我們可能就會情緒崩潰。因為當我們把所有的重心壓在家庭上或任何其他事物時,好似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這個籃子稍有不測,可能所有的賭注都將灰飛煙滅。

「我犧牲一切為了你,你卻⋯⋯」當接受者沒有給予我們一個相對應的回饋時,自己會容易用情緒勒索去找回相對公平的感覺,試圖用內疚感苛責家人,讓他們做出相應的回報。甚至將自己的不快樂、自己的犧牲都歸咎於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身上。這些施壓的動作也許在表面有效果,因為家人都互相在乎對方,但在底層下增添了所有人的心理壓力,讓大家變的不自然。

然而,我們的意思不是說不提出任何要求或去壓抑我們的想法,千萬不要壓抑自己的想法,而是學會減少情緒化,並透過客觀的態度將事情提到臺面上來討論,而不是使用情緒綁架的消極方式去處理問題。如果言語不容易表達,也可以用寫信或是傳遞文字的方式來溝通。

還有一件相對重要的事,就是我們要學會把同理心放到事件解析當中,當我們出現「 我都是為你好,你卻……」想法時,我們必須冷靜並客觀的站在接收者的角度去思考,我們要求的事情合理嗎?也許從自身的角度覺得非常有道理,然而換個角度的時候,可能會發現使用的邏輯非常的打臉。這尤其經常發生在親子之間的矛盾,我們可能恨透了父母當年對我們的管教方式,卻是潛意識的複製在我們的孩子身上,如此代代相傳。情緒勒索是一種因小失大的交易,贏了戰役卻輸了大局(winning the battle, losing the war)。

Previous
Previous

《奇蹟》吉兒 · 泰勒

Next
Next

15 分鐘 身體知覺融解,達到放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