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的禪定 ≠ 禪宗的禪

禪宗和佛教都提到「禪」和「禪定」這一詞,但兩者所表達的其實是相似,但不是同一個狀態。

我們簡單將「禪定」大略分為兩類概念來理解:

  1. 入定。一種修行方式,如靜慮、止觀⋯⋯

    禪定,原是起於古印度的一種修行方式,禪那、禪法,後來被佛教所採用,改稱為禪定。其實也就是採用止觀的方式,專注至一,止息一切念頭,摒除貪欲、妄念,心定於一境而不散亂,進入深度冥想,進入意識改變狀態,達到「四禪八定」的境界,達到「三摩地」(Samadhi)的冥想意識狀態。

    以「戒定慧」來理解,《楞嚴經》寫道:「攝心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。」讓一顆心靜止下來,因「定」而生「智慧」。

  2. 定力。一種意識狀態,見境,但心念不紛亂

    不一定閉上眼睛,但自我覺察,以「正念」來觀察起心動念,保持一顆平靜的心,覺察事物的本質。同時,保持「正定」,見境不起分別想,內心不被外境所擾動。

    然而,這潛藏著一個問題:

    如果刻意停留在冥想意識狀態中,或頭腦清醒時,刻意止息念頭,讓自己的頭腦安靜下來,那麼雜念當然不會顯現。

    但無論停留在冥想中或刻意止念,皆是頭腦刻意營造一個平靜的狀態,透過定力、意志力來止念,抑制頭腦的意識活動,抑制紛飛的念頭,抑制起伏不定的情緒。

    所以這是一個需要用力的動作,一種抑制的行為。一但頭腦離開冥想意識狀態,一但頭腦放鬆了警覺,那麼雜念將再次冒出來。

簡而言之,佛教的「禪定」是一種修行方式,或一種冥想意識狀態中,暫時性的體驗。

所謂的無我、無相、無心、無念等,都是一種深度冥想意識狀態中的體驗,體驗三摩地,體驗「靈性經驗」,但體驗不表示解決了根本問題,更不代表一個人開悟見性了。

同時,處於頭腦清醒中的現實,不可能沒有我,也不可能沒有念頭,所以說那些只是暫時性的體驗。

相較於禪宗的「禪」,則是見到自性,回到本然狀態,一種恆久的狀態。而不是一種暫時性的體驗。

就像《達摩血脈論》寫的:「見本性為禪。若不見本性,即非禪也。」

也就是 U. G. 克里希那穆提所說的「自然狀態」(natural state)。當我們回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禪定的狀態也就成為一個人的現實,自然而然,不用力的狀態,猶如《達摩悟性論》說的「行住坐臥皆禪定」。

但如果誤解了禪的真實義,則會本末倒置,誤以為禪定是走路、吃飯、坐著、躺著,時時刻刻關注周遭每一個細節。

誤以為一口一口慢慢咀嚼的吃飯方式是禪、坐在蒲團上冥想是禪、走路時研究左腳先或右腳先踏出是禪,誤以為喝茶、插花、沙地上畫線畫圈是禪。或是不停地提醒自己回到當下。

那些都是用力的動作,不自然的動作,我們很快就會心神虛脫。

換句話說,佛教的「禪定」是靜坐冥想,因為沒有根除問題,只是用力壓住妄念,努力不起分別想;禪宗的「禪定」或「禪」則是拆解認知框架,瓦解自己的種種認定和信念,最終見到本來面目,撥雲見日後,自然而然的狀態。

真正的禪定狀態不是透過勤修苦練,不是刻意練習,而是拆解自我後,一種自然流動的狀態,猶如喝水般自然。任何需要用力的,皆不是真正的禪定狀態。

禪定是一個拆解自我框架後的結果。當拆除了所有信念框架,結果自然成,見到了自性,回到了本然,禪定成為一個人的現實,因此行住坐臥皆禪定。

Previous
Previous

別誤解「禪」!參禪不是坐禪、茶道花道、沙地上畫線

Next
Next

別再說「無我」的體驗是開悟了,那只是靈性經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