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解析:《心經》

理解佛教的重要觀念,空性和幻相,可以從《心經》入手,全名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。《心經》其實是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的精華和摘要,經文言簡義賅。

經文原文:
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舍利子!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。

舍利子!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
是故,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;無眼耳鼻舌身意;無色聲香味觸法;

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;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;

無苦集滅道;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。

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
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故知: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
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

(唐 三藏法師玄奘 譯)

大意如下:

【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】

觀自在菩薩「行深」,也就是進入深度冥想之時,領悟了「五蘊」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皆空,一切皆幻,一切皆空,將感悟分享給舍利子聽。

沒有可覺察的物質界、沒有感受、沒有思想、沒有意志作用、沒有意識覺察。

空性中沒有身體,沒有感官感覺,沒有大腦,沒有思維作用,沒有意識覺察,沒有這個世界。

這一切都是空性投射出來的虛幻形象,無中生有,空性投射出這個幻相世界,投射出這具身體,這顆大腦。

空性本來虛無,但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無,空性的本質「非有非無」,關於這一點之後再詳細解釋。

空性的本質中,沒有觀察者,也沒有被觀察;沒有因,沒有果。空性中五蘊皆空,沒有煩惱,沒有痛苦。

痛苦的感受,煩惱的想法,皆源於意識,源於大腦的認知作用。沒有了身體和大腦,也就沒有苦難,​​沒有煩惱。但存在一個問題,身為人,擁有身體和大腦,不可能化空,所以如何擺脫煩惱,擺脫痛苦?

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子說:

【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】

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,又稱「色界」,表面上看似真實不虛,但本質上卻是海市蜃樓般的虛幻。

好似投影機投放在屏幕上的畫面,只是一些虛幻不實的光影變化。又好似戴上 VR 虛擬實境眼鏡,場景畫面看似生動逼真,但本質卻是不真實的影像。同樣的,空性投射出幻相,投射出物質世界,投射出色界,投射出三界,本質如投影和夢境般虛幻不實。

眼睛看到了,耳朵聽到了,手所觸摸到了,但看似有形有相的世界,卻只是虛幻不實的空相,因此說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

當我們身處幻相中,身體確實存在,如實的感受,如實的情緒、感受、念頭、感覺等,無法否定經驗的存在與真實性,但這一切的真實性只存在幻相中。

夢境是虛幻的,但對於夢中人,夢境卻又無比真實,然而跳出了夢境,只剩下朦朧的記憶。夢一場,本質空無,只是大腦所投射出來經驗和感受。

【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】

在空性中,一切皆幻相,本來空無一物。

沒有生滅,沒有垢淨,沒有增減,沒有上下左右,沒有空間,沒有時間,沒有是非對錯,沒有二元分別。

就連「一」也不存在,源頭本來如如不動的狀態。

【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;無眼耳鼻舌身意;無色聲香味觸法。】

空性中沒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身體、感受、思想、作用、意識,皆是自性投射出來的產物。

沒有感官感覺,沒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沒有大腦的詮釋,也就沒有感受,沒有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沒有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、和思維,沒有形貌、聲音、氣味、味道、觸感、和事物型態。

我們認為現實真實不虛,因為身體的五官感受,大腦的詮釋,讓我們以為這些現象是實質性、真實的存在,但這一切只是幻中幻。

這方面也可以從物理的角度來探討,如果把物質一直拆解下去,越拆越小,達到量子級別,從微觀角度就會發現一切事物都是基於能量場的震盪,似有似無,並沒有真正實體的東西。

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,這是我的身體、我的手、我的個性、我的脾氣、我的食物偏好、我的性別等。但你身上這些特徵特質真是你的嗎?還是一些賦予你的東西?

幻相投射出大腦,大腦再投射出所謂的現實。關於這一點,現在坊間可以找到很多關腦神經科學的書籍,解釋大腦運作的原理,是如何構建起來所謂的現實,就不難理解現實並不真實。

身體有一套感官介面,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耳朵、皮膚,這些感官元件接收了來自物理世界的信息,透過大腦的詮釋,轉化為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,並構建出一個所謂的現實世界。

好比 OpenAI 和 Tesla 等科技公司研發出來的智能機器人。賦予了機器人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等,在不久的將來大概也會有嗅覺和味覺。同時,安裝類似人類思維演算法的晶片,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
當前的機器人已經可以行走、搬運貨物、能洗碗、整理家務,但由於演算法或硬體的瓶頸,無法產生自主意識。

不管你怎麼奴役或糟蹋這台可憐的機器人,除非程式刻意設定,它不會自發性地吶喊,生命誠可貴,自由價更高。機器人還沒有性格特質,沒有情感,不會因為隔壁的機器人被拔插頭而驚恐。

然而,賦予機器人條件式的情緒反應並不困難,就像《西部世界》(The Westworld)電視劇中的機器人,機器人被套上一層人皮,出廠時被載入一套「個人化」的故事腳本,載入特定的人格特質、思維方式、性格、或智商高低。

機器人本來什麼都沒有,但給它安裝一片思考演算法的晶片,給它套上一層漂亮的塑膠外殼,給它輸入個人化的特質,輸入條件式的情緒反應。給它安裝觸覺感知器,它的腳被踩到就會喊疼。陪它玩,就會很開心,幫你開門,唱歌給你聽。教導它哪些事情可以做,哪些事情不可以做。也就逐漸成為一個擁有個人特質的機器人。

就像我們從小被灌輸各種「程式」,無論是認知思維方式、社會價值觀、倫理道德、文化傳統、原生家庭的影響等。層層疊加,形成特定的行為和情緒模式,朔造出一個有特定性格的「自我」(self)。

自我介紹時,我們會闡述自己的性別、成長環境,家庭背景,教育背景等,有一個故事主角,一個身份認同,那也就是自我。

自我本身沒有問題,身為一個人,不可能沒有自我,不可能沒有性格,沒有偏好,沒有人格特質,只是不被自我的認定所困了。

「我」本來也不存在,一個虛構出來的東西。但在物質世界中,大腦驅動著意識的作用,構建出一個觀察者,構建出一個稱為「我」(I)的虛構主體。

無形無相的「我」,被套上了層層外衣,堆疊出一個有形有相的「自我」,一個有自我特色的個體。 

但脫掉了層層外衣,裡頭究竟是什麼?剝掉了層層認知框架,剝掉了價值觀和道德倫理的外殼,剝掉了性別、信仰、學歷、工作等一切標籤,又會剩下什麼?

層層拆解,拆解自我到最後,會發現自我本來不存在,只是一個拼裝起來的產物。

就像剝洋蔥皮,剝掉一層層洋蔥皮,最後什麼也不剩。最後只剩下一個觀察者,也許剩下所謂的靈魂,但那也只是一團懸浮在空中的意識能量場,所以繼續拆解下去,什麼也不剩,回到了如如不動的空性。

這個空無的特性,也就是「空性」。而「空性」也就是「佛性」或「自性」,自己的本性,自己的本來真面目。

因此真正的「我」是空性,不是這具身體,也不是這顆大腦。一切的形象、感覺、念頭、自我、我,這些現象都只是空性的投射。

【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;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;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】

沒有感知覺受,沒有意識。

沒有無明,也就沒有無明可以除去。

沒有老死,也就沒有老死的開始或結束。

沒有四諦(苦、集、滅、道),沒有苦難。

沒有智慧,沒有可以得到的。

簡而言之,空性中無有一物可得。

空性中,一切所看見的,所感覺的,皆是投射出來的虛幻形象,像夢一般不真實,沒有我,沒有自我,什麼都沒有。

從形而上的概念,我們已經理解這是一個幻相世界,但體悟這是一個幻相世界並不容易,因為我們身處其中,有喜怒哀樂的情感,有酸甜苦辣的滋味,身體是真實的,痛苦也是真實的。

這好比你戴上了 VR 虛擬眼鏡來到了虛擬遊戲的國度,然後試圖告訴虛擬國度中的人物角色,「這一切都是被投射出來的形象」。

對於虛擬角色而言,虛擬國度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實的,就像電影《駭客任務》(The Matrix),在母體中,也就是電腦虛擬世界中,一切都是「真實」的。

又像 Grand Theft Auto (GTA) 的電玩遊戲,在那虛擬國度中,可以搶別人的車,幹著各種壞事,雖然是虛擬世界,但搶與被搶都「真實」發生了。

在夢中,無法否認夢的真實性,但夢醒時,就會發現一切的不真實性。

以形而上,以幻相的角度而言,自我不真正存在,只是一個虛無不實的投影,所以無我。然而,從現實層面而言,在幻相的現實中,你是一個會呼吸、有思考的人,有一個「我」的觀察者,存在一個「自我」的主體,不可能無我。

空性投射出世界,投射出了身體和大腦,而大腦投射出想法、情緒、認定、道德規範、信仰,投射出了一個人所謂的現實。

如果要解釋「無我」,那麼只是能說拆解種種認定,拆除蒙蔽本來真面目的一切,拆解到最後,只剩下真實的,剩下自性。撥雲見日,見到自己的本來真面目,也就是見性,也就是進入涅槃。

佛教所謂的「涅槃」並不是死後才可以入涅,所以有「有餘涅槃」和「無餘涅槃」的差別:

一個人雖然見性解脫了,但只要活在世上,仍有肉體的束縛,所以稱「有餘涅槃」。而生命的結束,身體的死亡,擺脫了肉體的束縛,但沒有駐足或執念,因此不再輪迴,還回空寂的狀態,也就會進入「無餘涅槃」。

【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】

白話翻譯:菩提薩埵,簡稱「菩薩」,以就是發願求道者。依循般若波羅蜜多,心沒有了罣礙,也就沒有了恐怖,遠離了一切是非顛倒的幻想,而證悟解脫,究竟涅槃。

【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「揭諦、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】

白話翻譯:三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切諸佛皆是依循般若波羅蜜多而覺悟,進入涅槃境界。因此明白般若波羅蜜多,是一切法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是「去啊,去啊!到彼岸,一同到彼岸!成就圓滿的智慧而覺悟!」

既然眾生本具足佛性,為什麼還要修正才能見如來佛性?因為自性被蒙蔽了,但太陽一直都在哪裡,只是厚重的雲層遮蔽了陽光。見性、見如來也就是撥雲見月。

《心經》到這裡結束。

經文中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究竟是什麼?「般若」是智慧,而「波羅蜜多」是度化,到彼岸,但這也只是字面文意的解釋,細節修行方式寫在《大般若經》中。

深度冥想過程中,持續放鬆身心,止息頭腦,進入意識改變狀態,改變了大腦的運作方式,可能誘發靈性經驗。

自我在某種程度上消失了,身體的知覺感覺漸漸淡去,甚至化空的感覺,身體覺知不見了,只剩下一個覺察者,感悟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。所謂的現實並沒有想像中的真實,自我不過一個大腦所拼湊出來的概念。

幻相不真實,這具身體不真實,自我也不真實。如果對於自我有執念,有所捨不得,執著人間遊戲,執著於不真實的東西,困在三界六道輪迴的大輪中翻滾。

若沒有了「我」,也就沒有我的感受,沒有「我餓了、我焦慮了」,因此佛教提出了「無我」(no self)的概念。

因此許多佛教修行方式也都是基於無我的基礎上,好比在《雜阿含經》中,釋迦牟尼教導弟子正觀,觀修五蘊皆空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皆無我。觀想一切無常,觀苦,觀空,觀想厭惡這身體和世界來消除喜愛和貪慾,去我執,產生出離心,抽離幻相世界,心因此解脫,停止受苦,停止無盡的生死遊戲。

【世尊告諸比丘:當觀色無我,如是觀者,則是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如是,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我,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⋯⋯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如觀無常,苦、空、非我亦復如是。】《雜阿含經》

靈性經驗無比奧妙,但驚鴻ㄧ瞥,短暫的領悟,暫時性的經驗。佛教試圖留住或重塑靈性體驗的感悟,於是透過禪修或觀修的方式來重塑經驗,把一切觀空,觀無常,觀想一切皆幻。
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遮蔽了佛性,因此透過觀想一切皆空,斷除了對於自我的身份認同,沒有了我,沒有東西可附著於我,斷除了我執我見,也就斷除我執所產生的種種煩惱,斷除貪嗔癡,而進入涅槃。

這聽起來很有道理,但如果嘗試過這類觀修方式,就會發現那些方法不可能帶領你見性解脫。

誤以為觀空就可以擺脫五官感受,擺脫慾望。止息了思維作用,就不會受到五蘊的擾動。

觀苦,觀空,觀無常,觀無我等方式無非是一種身心抽離的練習,切斷介面,眼睛不看,耳朵不聽,頭腦不想。看見了,觀空;聽見了,觀空;想法出現了,觀空。那是頭腦所想像的空無,不是一個人真正的現實,並不是真正了悟空性,不是見性。

好比身體喜愛美食,但頭腦卻告訴它要脫離慾望,不可以貪愛口慾,於是只能用意志力克服慾望。頭腦層面抑制慾望,壓抑生物本能,因此現實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我矛盾。

喜愛美食並沒有問題,只是不認定非要美食不可,沒有符合自己的期待就不高興。所以關鍵是「用而不住」,喜愛,但不被自己的喜愛或認定所困。

身為人不可能沒有想法,也不是不思考。頭腦是兩面刃,雖然束縛了你,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解脫工具,需要透過縝密的邏輯推演才能拆掉自我的認定,才能解縛。

Previous
Previous

為何發菩提心、佈施、行善、誦經皆是不究竟的「有為法」?

Next
Next

讀書筆記:美麗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