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解析:《金剛經》

一部家喻戶曉的佛教經典《金剛經》,全名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。《金剛經》其實是《大般若經・第九會能斷金剛分》的濃縮再整理。記載著釋迦牟尼佛與弟子須菩提的對話。

《金剛經》有幾個主題,但如果用一句話概括,也就是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

我們所處的現實表象上看似真實,卻猶如夢境,本質虛幻不實,只是一種投射出來的幻相。

做了一場夢,夢境好似存在,卻又不真正存在過。夢境的真實性只存在於夢中,跳脫了夢,跳脫了幻相,則是夢一場,海市蜃樓般虛無不實。

空性,這概念很抽象,但也就是萬物的初始狀態。

萬物無中生有,從無到有,無形到有形。

空性投射出萬物,就像投影機投射出影像,因此說這是一個幻相世界,一切皆是幻化。

無中生有,但不是真正的「空無」,不是什麼都沒有的「無」。如果真的什麼都沒有,徹底的空無,也就生不出東西。

「空性」存在,好比眼睛可以看見光,知道光波的存在,卻又摸不著,因此稱為「空性」。

至於空性或「空無」的本質是什麼?不清楚,只能說觀察到了「空無」的現象,但不知道為什麼存在。如果解開了「空無」的問題,也就會解開宇宙為什麼存在的問題。這跨足了物理學的領域,以後再深究。

進一步探究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:

【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可以身相見如來不?」「不也,世尊!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?如來所說身相,即非身相。」佛告須菩提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】

釋迦牟尼問須菩提:「可以透過這具身體,這身相見到如來佛性嗎?」

須菩提回答:「不可以,世尊!無法透過這具身體見到如來佛性。為什麼?身相虛幻不實,不是如來佛性真實的相,如來佛性沒有相。」

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佛性。」

如來佛性不具象,自性不具象,因此一切有形有相的皆是投射出來的虛幻形象,不是真正的佛性。如果明白一切相皆虛幻不實,就可以見到自己本有的佛性。

但事實上,見到諸相非相,不一定真正見到如來佛性,也可能只是暫時性的靈性經驗。

所以「見如來,則見諸相非相」但「見諸相非相,不一定見如來」。

在深度冥想或意識改變狀態中,由於跳脫了大腦特定的運作方式,而瞥見了奧妙的現象,讓許多人誤以為自己開悟了。結果只是曇花一現的經驗,依然活在過去相同的思維和行為模式。在其他視頻有深入討論靈性經驗,這裡也就不再深究。

《金剛經》在幻相的核心基礎上繼續延展:

【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;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】

一切皆是幻相,如夢幻泡影。猶如清晨露水的短暫停留,閃電般稍縱即逝。

「有為法」也就是不能解脫的法,好比慈悲為懷、發弘願救度眾生、做善事等,為社會盡一份力,讓世界更溫暖,是一件好事,但那些是世間法,有為法,不是解脫法。

【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】

註解:經文中的「心」,有時表示「妄心」,有時表示「清淨心」。

白話:如何生清淨心?不要被眼睛所看見的幻相所騙了,而產生妄心,生出妄想執著,不要著相,不要被五官和想法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所騙了。不著相,無所住,才能生清淨心。

覺察幻相的不真實,進而擺脫幻相,即是佛教的教義。持戒、禁慾、佈施、忍辱、禪定、放下我執等修行,目的也就是不被種種幻化現象所騙了,因而跳脫三界,進入涅槃。

【是諸眾生若心取相,即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】

釋迦牟尼提到不可取相,若取相也就是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,非菩薩,不得見如來。所以很難思議佛教徒為什麼虔誠地膜拜虛幻不實的偶像。也多次提到「不應住相布施」,但很多佛教徒似乎也沒有依循佛陀的教誨。

【如來說有我者,則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】

【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。】如來佛性,不曾來,也不曾去。就在這裡,不在他處,因此見到如來,意思就是見到自己的本來真面目。

【離一切諸相,則名諸佛。】

回到《金剛經》的開篇,弟子須菩提請教佛陀:

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】

發願菩提心正覺者,應當如何安住這顆心?如何調伏不安的心?

【應如是降伏其心!所有一切眾生之類……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】

釋迦牟尼回答:「應當如此降伏這顆妄心。我將引導所有眾生覺悟解脫,但實際上沒有眾生可滅度。為什麼沒有眾生可滅度?因為菩薩不存有相貌。如果菩薩有任何形象,即非菩薩。」

換句話說,雖然度化了眾生,但眾生本身是幻化的相,所以似乎也沒有眾生可以度化。

這好比你正在吃一碗日本拉麵,早晨街上的喇叭聲把你吵醒了,發現剛剛只是一場夢。那麼你究竟是吃到了拉麵,還是沒吃到?

雖然嚐到了,但睡夢中吃的,所以似乎也沒有真正吃到。

所以《金剛經》反覆套用一個公式,也就是「A,即非 A,是名 A。」

經文中有無數案例:

「佛說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。」

「是實相者,則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名實相。」

「如來說一切諸相,即是非相;又說一切眾生,即非眾生。」

「菩薩莊嚴佛土不?不也……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」

諸如此類。

這目的在於反覆論證一個概念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所有名相,皆是假名;所有相,皆虛幻不實。

【如我解佛所說義,無有定法,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。何以故?如來所說法,皆不可取、不可說;非法、非非法。所以者何?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,而有差別。】

見性解脫沒有一定的法,沒有固定的法,無有定法。因此法不可執取,可以心悟,無法言說,所以稱為「無為法」。

所有的法都是一種方便,所以釋迦牟尼說:「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;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」

法就像是一艘船,過了河,就需要離開船,捨去船,總不能拖著船繼續走。

【我當有所說法。莫作是念!何以故?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,不能解我所說故。】

說了法,卻說沒說法,「如果有人說我說法,就是謗佛,沒有理解我所說的。」

這本意是不希望人們住相、住文字,抓住某一些概念不放,反而被概念所困,就像《楞嚴經》中,指向月亮的手指卻被當作是月亮。

但這種「發生了,又沒發生」的邏輯很繞,類似黃檗的:「終日吃飯,未曾咬著一粒米;終日行,未曾踏著一片地。」似乎製造了更多的困惑。

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我於爾時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。何以故?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,若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應生瞋恨……又念過去於五百世,作忍辱仙人,於爾所世,無我相、無人相……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。若心有住,即為非住。】

釋迦牟尼講述自己過去世的故事來闡述「不住相」。曾經有一世自己的身體被歌利王節節切割支解,但因為不住相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才沒有產生瞋恨心。也做了五百世「不住相」的忍辱仙人。

但這裡有個疑問,如果說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明白幻相的不真實,不住相了,為什麼沒有在那一世成佛?

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不困在過去,不執著於現在的認為,不擔憂未來。

領會了幻相的本質也就更容易放下執念,但身處於幻相中,無法否定幻相現實的真實性,重物掉下來砸到腳的疼痛感是真實的;大吵一架,苦悶的心情也是真實的。

所以如果沒有拆解自我,根除情緒底層的問題,好比創傷記憶卡在腦神經迴路中,沒有被鬆解;沒有拆解道德架構,拆解信念,依舊會引發相應的行為或情緒模式。

真正的放下是拆解了自我,內心的坦然,情緒的釋懷。否則放下只是頭腦層面的放下,用力的放下,實則是壓抑。表象上放下了,但苦痛卻埋進身體中。

佛教透過觀苦修苦來產生出離心,忍耐和忍辱來駕馭自己的貪瞋癡,守戒來降伏慾望和情感、反覆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幻相、將一切觀空、抽離五官感受⋯⋯這類苦行的毅力和執行力相當可敬,但也透露了佛教的困境。

那類修行方式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身心抽離,情緒感受的剝離,與世界產生距離感。將自己抽離這身心,抽離這世界,也就無法享受生命,無法體驗生命。生命因此變得虛無,變得沒有意義。

或是說生命的意義淪為一心一意抽離生命,腦袋不斷溢出厭惡自己身體的念頭,厭惡生命,厭惡世界,陷入一個荒謬的處境。更像自體免疫系統出了問題,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身體細胞。

表面上也許平靜,卻澆熄了生命的熱情,扼殺了生命的自然脈動。

事實上,如果熱愛這世界,做著美夢不想醒過來,玩得開心,屁股黏在遊園車上不願下車,那麼離不離開人間遊樂場,出離不出離,其實也無所謂,遊樂場玩累了,玩膩了,自然想要離開。

但進入了瑪雅(梵文 Maya)的幻相遊樂場,不是說走就走,別小看了她的完美迷宮設計。是一個龐大且錯綜複雜的迷宮,進去容易出來難,繞個幾個彎就失去了方向,迷路了,越走越深,越走越迷。所以這裡提供的是走出遊樂場的地圖,想要找到出口,就要明瞭幻相的運作機制,了解迷宮的設計。拆解自我框架,扔掉一塊塊困住自己的信念、認定、信仰。

說遠了,回到前面的疑問,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嗎?

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探討:第一是形而上知識概念的理解,第二則是靈性經驗的感悟。

從知識層面上可以明白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是一個幻相,一種投射。從物理學來理解,這世界並不真實,能量波的震盪所構建出來的世界,更像是一個全像投影;從腦神經科學來理解,所謂的現實,其實只是大腦對於外在世界的主觀詮釋。

從靈性經驗而言,跳脫了大腦特定的作用,因此產生了無我、宇宙合一等奇妙感受,體會到這世界並沒有曾經以為的那麼真實。

也許更貼切地說,看見諸相非相,只是體會了形而上的真相一小角。只有扔去一心一能一解一見,自我框架的崩塌,習性的剝落,思維模式的轉化,那一刻才是真正見到如來,見到自己的本來佛性。

這也就出現了一個問題,形而上雖然知道這是一個幻相,所以等待靈性經驗的出現,等到了,就以為自己開悟了。但本質上並沒有拆解自我,仍是頭腦機械化的運作,活在自我認定的框架中。

Previous
Previous

達摩血脈論(原文)

Next
Next

厭世觀苦的修行,為何無法解脫?厭世的靈魂都去哪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