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開始,心的開始

不喜歡生氣爭吵,不喜歡抑鬱苦痛,但為什麼對自己的情緒束手無策?

許多學員,包括我自己,起初對於眼動都半信半疑。無法置信,眼球左右轉動,如此簡單的動作,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療癒效果。

眼球左右轉動的同時,勾勒糟糕或痛苦的記憶畫面,想起負面情緒,就能減弱情緒強度。

幾次親身經驗,驗證了其功效,以及周圍許多人的分享,才真正體會眼動所帶來的強大療癒效果。

因此再次,再次,再次強調眼動的重要性!

學員分享

(由於學員隱私,使用代號小名來分享他們的經歷。)

小方分享:「感謝你督促我眼動,說實話我開始挺不情願的,如果不是你三番兩次提醒,我可能不會真正去嘗試。」

小方是一位勤奮不懈的尋找者,邏輯清晰且理性,從小就喜好閱讀哲學相關書籍,但由於原生家庭的因素,中學時期出現抑鬱症狀。幾十年來尋找療癒,翻遍了坊間書籍,也嘗試了許多方法。雖然百般不願意,但幾次跟隨視頻進行眼動和催眠後,她有所感:

晚上睡覺突然驚醒,有些恐懼驚慌,是心理上的(不是像之前的恐慌狀態那麼嚴重),偶爾會這樣,之前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盡量讓自己睡著,忘記這種感受。這次我選擇眼動,在黑暗中左右移動眼睛,幾分鐘後恐懼感就消失了。

第一次戰勝了這種突襲的恐懼感,原來並沒有我以為的那麼可怕。之前突然被莫名恐懼感襲來時,我心理瀕臨崩塌,甚至想過自殺來逃避。

這次經驗讓我發現這只是一種來來去去的感受而已,可能就只是焦慮症的表現症狀,我想到林夕講自己焦慮症發作時,他會去感受自己的心,不讓自己被情緒帶跑,於是我就決定以後不再逃避了。

另一名學員,小芮在眼動後大幅緩解了創傷感受,打開了心扉,主動跟我分享她的個人經歷,令人心酸的成長背景。一個30初歲的善良女生,歷經原生家庭和現實生活的種種艱難,家裡有人欠債高利貸,有人入獄,而隻身一人闖蕩上海,經濟獨立並幫助家庭。

在眼動過程中,小芮不時地陷入當時的創傷情境,前男友對她暴力相向。一不注意就被強大湍急的情緒漩渦吸下去。有時眼神呆滯地瞪著,有時充滿了憤怒和殺氣。時常無法跟隨著手擺動做眼動,只能大喊她的名字或拍手等方式讓她清醒,請她振作。

持續眼動了好一陣子,小芮情緒明顯緩了下來,開始哭泣,跟自己道歉:「我讓自己這麽長時間承受這麼大無謂的痛苦,這一切都是我讓自己陷入自己的情緒。」

大約兩個鐘頭的眼動,雖然很難徹底解決了所有的創傷,但情緒相對穩定了,能夠理性思考,開始同理前男友所受的傷害,講述著他童年受到嚴重家暴的故事。

隔天她跟我說:「半年多來都沒有睡這麼好過,現在吸氣都可以吸到腳頭去了。」

過了幾周,說還有一些微細不適,但小芮記得當時眼動的時候,我提醒她說:「這一切都過去了,影像不是真實的,只是一些回憶,這些影像傷害不了你」。所以她回家後,給自己眼動的過程中,也不斷提醒自己,漸漸消弭殘餘的情緒。

這裡特別提醒一下,如果有嚴重的心理創傷或 PTSD,回顧創傷記憶可能誘發強烈的情緒。如果擔心自己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,建議諮詢提供EMDR的心理醫療機構。

「眼動」究竟是什麼?

「眼動」取自於 EMDR,EMDR 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,中文翻譯「眼動脫敏再處理」,常用於處理心理創傷,好比戰爭、車禍、暴力事件、或任何揮之不去的受傷記憶。

EMDR 用途廣泛,不只是創傷,也適用於種種心理症狀,抑鬱症狀、恐懼、焦慮、強迫症、慢性疼痛、成癮、睡眠障礙、或其他精神症狀。

EMDR 也被眾多機構所認同,包括美國心理學會(APA)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(VA)世衛組織(WHO)等。

許多知名人士也分享過他們的個人經驗,包括英國王子哈里(Harry)透過 EMDR 來應對焦慮,包括緩解從小失去母親黛安娜王妃的傷痛,以及身為皇室一員所承載的巨大心理壓力。

減敏情緒的效果

理性層面我們不想生氣,不想抑鬱,卻被莫名捲入抑鬱和恐懼的負面心境中,好似戴上一副深色墨鏡,放眼之處,一片灰暗。

減弱了負面情緒,也就是摘掉了那副灰暗的墨鏡,大地好似重現光明,又亮了起來。

鬆開了心結,釋懷了情緒,過去事件記憶依然存在,但又像是聆聽別人的故事。受傷記憶失去了曾經的殺傷力,少了一股強烈情緒的推動,意象畫面也就不再那麼鮮明。

減敏情緒不是暫時性的平靜情緒,而是解除條件式的情緒反應。 好比一個人原本強烈害怕老鼠,甚至米老鼠或 Tom & Jerry 都會害怕。減敏後你不一定喜歡老鼠,也不一定想去摸,但不再強烈恐懼。

負面情緒消融了,消失了的一刻,你將會恍然被自己的情緒所騙了,被自己的想法所騙了。過去都白白受苦了!

眼動不是萬能的,也有其局限性,但動作非常簡單,也相對有效。因此面對負面情緒,即便是現在,我個人也會先嘗試眼動,作為緩解情緒的第一步驟。

療癒簡介

眼動介紹

眼動怎麼做?分為三個步驟:

第一,找到你想要解除的情緒

也許是焦慮、害怕蟑螂蜘蛛、容易緊張、缺乏自信等,讓你不舒服的情緒感受。

也可能讓你痛苦的傷痛記憶,或是某些想法在腦海中揮之不去。

這時評估情緒強度,以方便比對情緒減敏前後的效果。共10分,10分為最強烈,0分則是沒有情緒擾動。

目標通常降到 3 分以下,記憶畫面感模糊,情緒不再干擾你即可。

第二,眼動環節

(實際操作,可以跟隨視頻中的示範)

眼動的當下持續回憶起事件場景,勾勒起那些難受的情緒、事件場景、或受傷記憶。

  • 眼睛與手指的距離:手指作為眼睛注視的移動標靶,距離眼前約 40—50 公分,以個人舒適為準。

  • 擺動幅度:約肩膀寛。揮動幅度太小可能影響效果。

  • 擺動速率:手指節奏性的左右擺動,來回約 1—2 秒。

  • 每一回合的眼動擺動約 1—2 分鐘或約 30—60 次。

第三,感受變化

休息一下,閉上眼睛,靜靜感受情緒的變化。哪裡不舒服?情緒感受有什麼變化?

如果仍有明顯的情緒,那麼就持續眼動,重複以上的步驟,直到情緒降到可接受的範圍。

實際操作,請見下列視頻的引導:

案例:忘不了當年失戀被拋棄的感覺

三十多年來,小祥都在道教和佛教尋找,試圖解開心裏的結,療癒內心傷痛。他平時也教別人如何把佛學運用在心靈上,教人如何處理情緒,總是一句「看過就好」。但言談之中,提到20歲那年女朋友主動跟他提分手,迄今他50餘歲了,腦海中仍會憶起女友為什麼當初不要他,ㄧ種被拋棄的受傷感覺如影隨行。

眼動了3次,個約2分多鐘,結束後小祥說「眼動的過程中,我感覺心有ㄧ股麻麻的氣,從心開始漫延開來到整個胸部,氣再從肩膀到手背再從指尖出去。」後來,晃ㄧ晃頭說:「頭輕鬆多了,整個感覺鬆多了。被拋棄的感覺好像記不起來了!」

當然,不是每個案例都這麼快,他說自己長期冥想,對身體的感覺非常靈敏。

案例:伴侶過世多年,但無法忘懷

小蘭的先生八年年前過世了,但現在她仍困在喪夫之痛走不出來,覺得自己孤單無依。已經多年服用抗憂鬱的藥多年,卻不見效。

眼動了2分鐘3回合,悲傷從9分降到3分。接著又幫她做眼動,處理不敢拒絕別人的問題,以及解開了她生命困在教條中的感受。做完她一臉驚訝,愣著說: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,驚訝的說整個頭鬆了,頭變輕了。」

作業

該是面對自己情緒的時刻了!

生命中,不可避免地,經歷一些不愉快的事。或多或少,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埋藏著一些不安和苦楚,也許微小,也許巨大。

以許童年受過的傷,父母或老師有意無意的態度⋯⋯

伴侶長期的矛盾衝突,挫敗感,無力感,破鏡難圓的傷痕⋯⋯

自我矛盾衝突的情緒、深夜讓你睡不著,輾轉反側的想法⋯⋯

揮之不去的傷痛記憶,受傷、背叛、人身攻擊、情緒勒索、心理陰影⋯⋯

生活現實中的種種,工作壓力⋯⋯

請鼓起勇氣,用眼動緩解情緒,可以給自己做眼動,也可以跟隨視頻引導。

眼動結束時,可以將內在感受記錄下來,當你將感受付諸文字的時候,會感覺到更深層的體悟,覺察到更微妙的變化。

今天的課程就先到這裡。

眼動引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