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鬆,自我覺察

課程會更近一步解除惱人的情緒,學習「刻意放鬆」,來覺察身心狀態,找尋情緒底層的驅動力和原因。

身心有緊密的關聯性,但也許現實生活的原因,只能選擇長期壓抑,逃離自己的情緒,不去看。也許面對受傷記憶,只能選擇麻痺自己來減弱那無盡的煎熬。有意無意地忽視那些痛苦,迴避內心真實感受,抽離身心來遠離情緒干擾,可能導致身心分離。

日子一久,似乎也習慣了自己的心理狀態,但身體不騙人,由於身體和內心的緊密關連,相互牽動。

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事情過去了,頭腦認知層面以為過去了,但累積下來的心理壓力,痛苦的情緒無處可去,於是囤積在身體的某一處。久而久之,就可能引發生理上的莫名病症,也就是「身心症」(Psychosomatic disorder)。

身體出現莫名病症,一些學員長期胃炎、慢性高血壓、自體免疫系統失調、無力感、長期頭痛等,去了醫院檢查也診斷不出確切病因,但在減敏情緒和拆解認知後,意外地緩解,有些減少用藥,有些甚至完全解除了生理病症。

放鬆練習與身心連結

因此,這裡進入一個主題,身心連結。

身心,也就是身體、大腦、與內心感受。身心結合越是緊密,對於自己的身體、思維、和情緒變化也就越敏銳,也就越能夠理解身心的運作方式,有助於更深層次的療癒。同時,對於身體的「氣場」和「能量場」也就越靈敏,體驗到氣功所說的「氣」。

然而,從小到大,人們很少進行覺察自我的練習,靜下來觀察自己的想法,觀察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,甚至創傷而身心抽離,難以覺察身心的微妙變化。

因此今天的主題「刻意放鬆」,其目的也就是強化身心的連結。覺察腦海中的思緒和情緒變化,聆聽自己身體,關照身體的需求,

你可以透過調節呼吸,持續放鬆每一寸肌膚和肌肉,放鬆更深層的身體部位,放鬆頭部、臉部、肩頸,放鬆胸口、腹部胃腸等部位,將全身放到最輕鬆的狀態。

案例:找到煩躁感的起因

以個人為例,嘗試拋出「感覺放鬆眼睛、鼻子、皮膚的過敏反應」,誘發了煩躁和慌張感,全身不舒服,胃部緊張,呼吸急促,輕微頭暈,難以聚焦。

因此我嘗試「把藏在身體裡的怒氣和煩躁感釋放出來,將這類能量全部釋放出來。」

全身肌肉緊繃,後背和雙腿感到酸軟,肌肉痙攣的痛感,「感受自己困在迷宮中,好似永遠找尋不到,也看不見結束的一天。著急,卻找不到出口,近乎崩潰的痛苦和無力感。」

不久後我感到心痛,一種深切的感觸浮現出來,太多生命都在強顏歡笑,外界看見了他們的笑容,卻不一定知道生命可能處於極大的煎熬之中。內心與身體上的苦痛太強烈,只能強顏歡笑來平衡苦痛,但那好似溺水時的奮力掙扎,否則被沈重的苦痛扯下去。如果這種苦痛是一個人的生命現實,情緒也難免崩潰。

放鬆練習的介紹

作業:

緩解情緒的功課並沒有結束,只是加上放鬆練習交互運作,來達到更大的療癒效果。

在放鬆的過程中,去感覺情緒,去聆聽身體每一個部位。

進行全身或部分的身體掃描,練習身心聯繫。也許你會感覺到緊繃感、疼痛、氣滯等,也許冒出一些細微的情緒感受,焦慮、內疚、恐懼等。

不斷地練習覺察身心變化,當你提升了覺察能力,越來越敏銳,情緒感受也就會越明顯, 也就更加容易定位確切的情緒感受,並溶解它。

你不一定會知道導致情緒的確切原因,但放鬆過程中,如果感覺到不舒服的情緒或身體不適感,可以嘗試眼動來溶解,同時,放緩呼吸,放輕鬆緊繃的身體部位。

同樣的,如果可以,將今天的感受記錄下來,付諸文字。

放鬆練習的音頻引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