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意識的情緒模式,心理病態是一個人的自主選擇嗎?
許多情緒反應不是我們深思熟慮後的結果,好比生物本能的條件式反射,看見一頭獅子衝向你,會恐懼,會緊張,不假思索的情緒反應,一種反射動作。
「無意識」不表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表現,或自己不知道情緒或行為模式。理性上知道情緒或行為的不合理性,過度飲食、過度飲酒、不喜歡自己的壞脾氣⋯⋯卻被一股隱形的力量所牢牢掌控,難以克服,難以掙脫。
《心 如此近 卻又遙不可及:療癒到覺醒》
靈魂落難在人間,心靈漫漫長路上,苦苦尋找自己,尋找內心。探究生命的本質,究竟被什麼困住了,也就是本書的兩大主題,療癒與覺醒。解開了內心糾結,即是療癒;打破了自我框架,即是覺醒,即是見性,見到自己的本來真面目。
《自私的基因》道金斯
個體的肉身看似獨立存在的,然而個體並不穩定,它們瞬間即逝,染色體洗牌後也會消失,就像洗牌的手一樣,但是牌本身卻能繼續存在。這一副牌就是基因,基因不會因為交換而摧毁,反而在更新換代,使自己更加強韌。
《神秘的陌生人》馬克 · 吐溫
《神秘的陌生人》(The Mysterious Stranger)是馬克·吐溫(Mark Twain)的最後一本短篇著作
「沒有上帝,沒有宇宙,沒有人類的種族,沒有地球上的生活,沒有天堂,沒有地獄。這所說的一切都是夢——一個荒誕不經的愚蠢的夢。除了你之外,沒有什麼是存在的。而你只是一個思想——一個漂泊流浪的思想,一個無用的思想,一個無家可歸的思想,絕望地遊蕩在虛無的永恆當中!」